传媒网 从重大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亮点 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重大体育赛事开闭幕式亮点 看推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精神面貌更加奋发昂扬。

二十大报告提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增强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

去年以来,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以及成都大运会等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近期,第19届亚运会还将在杭州举办。历次重大体育赛事的开闭幕式精彩纷呈,中华文化和体育元素交相辉映,体现了自然之美、人文之美、运动之美,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可信、可爱、可敬的形象。网民纷纷称赞“每一秒都是‘中国式的浪漫’”“中国重要时刻的惊喜开端”。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4日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时提出,原创性是好作品的标志。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在观念和手段结合上、内容和形式融合上进行深度创新,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

从冬奥会到大运会,数字科技与美学创新深度融合,以科技赋能创作,用新形式新手段,把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展示出来,把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提炼出来、展示出来。可以说,这些探索和实践为新时代文化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有益的借鉴。

一是要以内容为根本,加强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发掘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今年的成都大运会以一场承载青春、梦想、未来的开幕式惊艳了世界,展现了一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气息、青春风采的国际体育盛事。开幕式非常重要的一个视觉意象是蜀锦。蜀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杰出代表,有着鲜明的四川地方特色,同时又有着美好的寓意,开幕式运用了先进投影技术,投影打出的七彩丝线流淌到地面上,300多个环线铺满整个体育场跑道,最后逐渐变成绚丽的中国传统图案。运动员们脚踏 “锦绣之路”,寓意锦绣前程。这个设计通过技术手段,将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

事实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同时,文艺工作者承担着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就要不断加强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提炼,发掘和时代精神的契合点。

要推动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深刻理解“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同时树立反映现实、观照现实的导向,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

二是要以技术为突破,加大现代传媒技术的研发应用,提升创意实现能力。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等等中华文化意蕴隽永的场面在人们心中留下了美轮美奂、直击人心的深刻印象。这些视觉效果的完美呈现,是一系列硬核科技支撑的结果。北京冬奥会使用的地屏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屏,面积约1万多平方米,组成屏幕超过了4.2万块,画质也达到了空前的16K,整个显示系统配备了独立的显示组件、显示系统、控制系统、结构系统和电气系统,满足从舞蹈、滑雪到升国旗等多种节目形式的需求。开幕式还使用了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可靠、低时延EUHT无线宽带技术,进行8K超高清直播无线传输,让人们看到了“史上最清晰”的8K超高清开幕式直播。

显然,依靠传统的灯光舞美,无论是大运会的“锦绣之路”还是冬奥会的“冰雕五环”,都是难以实现的。还有许多类似的“大手笔”的创意,依靠传统方式即使可以实现,成本也是难以控制的。可以说,现代化视效技术的运用,大大拓展了创意实现能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实践证明,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在新技术浪潮下,我广大文艺工作者也是大有作为的。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强软硬件迭代研发,以及AI、大数据、云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支持产学研紧密结合,重视人才培养,加快把技术进步转换成更新的形式、更炫的呈现,更实的体验。

三是要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不断坚定文化自信。有文化自信的民族,才能立得住、站得稳、行得远。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绵延不绝、迭遭忧患而经久不衰,这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也是我们自信的底气。面向未来,我们既要秉持开放包容,积极主动地学习借鉴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守正创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领导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真正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实现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衔接。

文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是文艺创作要与时代同步伐。我们不仅要自觉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还要用好新时代各领域更方面的重要成果赋能创作,唯有如此才能更充分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巨变,描绘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图谱。(王硕 作者是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北京印刷学院教师)


来源:新华网

编辑:杨瑞仙

审核:张 旭 赵勃阳

监制:张兴

推荐阅读
热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