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白洋淀天蓝水清、荷红苇绿、万鸟齐翔的感觉太好了。水质越来越好,鸟类越来越多,都慢慢回到原来的状态,回到了我儿时的那种感觉。”盛夏时节,安新县白洋淀摄影家协会主席张学农又来到了白洋淀拍摄采风。
作为土生土长的安新人,张学农看着焕然一新的白洋淀感慨万分。
张学农说,小时候经常在水里逮鱼摸虾,但后来水质一度堪忧,“那时候每次来到白洋淀都会想,这里什么时候能回到小时候的样子?没想到短短几年,白洋淀就再现了‘荷塘苇海、鸟类天堂’的胜景。”
焕然一新的白洋淀。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雄安新区生态环境局水环境管理组组长周立志说,白洋淀从2021年起全域水质达到Ⅲ类水,之后一直连续三年稳定保持在Ⅲ类,今年上半年的前5个月多处点位甚至出现了Ⅱ类水。
同时,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野生鸟类达到286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80种,野生鱼类恢复至48种,较新区设立前增加了21种,鱼类生物多样性达到高级别水平。被誉为“鸟中大熊猫”的国家一级保护鸟类、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自2018年在白洋淀首次观测到踪迹后,到今年1月份,已同步调查观测到378只,是历年来观测数量的最高值。
青头潜鸭带雏鸟觅食游玩。张学农 摄
白洋淀生态之变背后,是深化改革创新,加快集聚生态要素的治理举措。
近些年,雄安新区多管齐下、精准治理,开展了“科学补水、清淤疏浚、百淀连通、退耕还淀、严密防洪”五大工程,采取一系列标本兼治措施,着力恢复白洋淀的生态功能、防洪功能,“如此大规模的治理在历史上是首次”。
2018年以来累计入淀水量超过65亿立方,白洋淀水位稳定保持在6.5米—7米,达到白洋淀规划要求的目标水位;退出淀内水产养殖741处,治理污染鱼塘567个,累计疏浚水流通道约95公里;累计退耕还淀74.22平方公里;完成城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79.3公里,实施淀中淀边村污水、垃圾、厕所综合治理,完成非临淀村庄生活污水治理,农村污水治理率超96%……
雄安栗子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监张维班介绍:“白洋淀78个淀中村、淀边村都开展了污水处理和垃圾集中清运工作,经过处理之后的污水,排放到各村公园湿地做观赏用水,或用于村庄清洁绿化,解决了农村污水无处排的难题。”
大淀头村。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安新县端村镇大淀头村就是其中之一,该村村支部副书记赵艾乐介绍,这些年,大淀头村建起了污水处理站,村里每天产生的大约380吨生活污水,都要经过污水处理站“全收集、全达标”净化,村子和河道都变干净了。
如今,大淀头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游客多了,当地村民收入也多了。
距离大淀头村不远,有一处新的“网红打卡地”,它就是燕南堤。站在燕南堤凉亭向远处眺望,荷塘苇海、百顷绿地,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沼泽。
燕南堤是雄安新区实施生态清淤的重要成果。燕南堤在提升改造过程中,结合从2021年开始的第三期、四期清淤工程,生态化改造形成三座相连堤岛,在清淤试点的基础上,清除污染底泥1194万立方米,累计疏浚水流通道约27公里,拆除围堤围埝约280公里。
周立志说,燕南堤是2022年11月开始施工,到2023年4月30日基本就全部完工了,除了清淤还做了生态修复,包括植被的种植,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我们想把环境工程和群众的休闲设施结合起来,实现环境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燕南堤。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马宁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蓝绿交织,是雄安新区设立伊始就定下的底色。根据规划,雄安未来蓝绿空间占比将稳定在70%。眼下,“未来之城”雄安已然呈现鲜明的绿色气质,展现出城淀共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水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样貌。
生态之城,渐行渐近。
来源:长城网
编辑:聂明珠